2025年,汽车芯片行业迎来“遇冷”信号。从英特尔关闭汽车业务、安霸寻求出售,到英飞凌推迟晶圆厂扩建,海外巨头纷纷收缩投入。国内市场竞争加剧,博通集成等项目延期,车企转向边缘AI缓解资金压力。尽管如此,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仍推动半导体需求增长,市场结构分化明显,企业需聚焦核心技术、提升效率,才能在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英特尔于2025年6月宣布关闭汽车业务,重新聚焦核心产品。公司近年来面临主业压力,市值暴跌,不得不裁员重组。安霸近期传出出售消息,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,但盈利困难,2025财年营收虽增长,但净亏损严重,且客户集中度过高。英飞凌则推迟马来西亚晶圆厂扩建项目,削减投资,其CEO表示汽车订单减少,需调整进度。
中国市场汽车芯片发展迅猛,但随着入局厂商增多,市场竞争加剧,技术路线同质化,产品附加值下滑。2025年7月,博通集成因客户验证缓慢等原因,延期“智慧交通与智能驾驶”项目,并调整投资方向。蔚来汽车则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,保障产业链安全。
尽管市场遇冷,但新能源汽车发展、政策支持等因素仍推动汽车半导体含量增加,部分细分领域需求强劲。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预计持续增长,但企业面临结构性分化,创业型公司资金紧张,跨界企业寻求退出,传统大厂回血主业。企业需理性回归、聚焦核心、深耕技术,才能保持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