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西亚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
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针锋相对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。特朗普和拜登可能在许多方面存在分歧,但在遏制中国科技和半导体发展方面却存在着共识。原因其实不难理解,半导体在不同行业和产品中有着广泛的用途,可藉以遏制中国,因为现在中国的芯片进口规模已经超过了石油。
美科技审查前所未有
从2018年的贸易战到最近的芯片禁令,不难看出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措施变得更有针对性。2020年华为的无晶圆厂海思(HiSilicon)和中芯国际(SMIC)都受到了打击。现在,芯片禁令将科技审查收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。
在全球开始关注供应链安全的背景下,对芯片在哪里生产和由谁生产的担忧是政策讨论的中心问题。美国专注于软件、设备和设计等上游环节,在半导体供应链中拥有高附加值,这意味着美国在遏制中国技术升级方面占有优势。美国的出口禁令生效后,对中国华为及其芯片设计子公司海思造成了打击,严重削弱了其无晶圆厂市场份额。
短期势冲击企业收入
由于美国的科技审查范围扩大,即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,全球芯片制造商也不得不重新权衡。芯片禁令实施后,对短期收入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。
去库存周期和地缘政治风险将是导致半导体需求减弱的双重打击。我们已经进入美国科技审查的时代,审查确认价值链的所有环节和最终用户。与之前的措施相比,最近的芯片禁令像一枚重磅炸弹,可能会改变半导体行业的格局。这次禁令封锁的技术广泛,更加难以绕过。这意味着芯片行业将会朝着分化的方向发展,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有关迹象,但可能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,特别是就先进制程的芯片而言。
当前的全球充满不确定性,但有两个趋势是确定的。首先,通胀只会越来越高。其次,半导体价值链将会出现类似SWIFT的科技审查系统,亚洲作为全球高科技制造业重地必然会受到影响。